自清末民初徐松、沈增植等浙籍学人壮大西北舆地之学,以经世致用之精神丈量边陲,百年来浙江学人始终秉持以学术守边疆的初心。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自创立以来,矢志赓续这一传统,致力于将古道黄沙中的文明密码转化为新时代中国边疆学的学术基因。为深化学界对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共生机制的认识,2025年7月6日至8日,我院尕本加教授率调研团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南缘,沿新疆若羌、且末、民丰三座丝路重镇的路线,探寻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融脉络。
7月6日,调研团自青海茫崖进入新疆若羌,首站抵达米兰遗址。在44.49平方公里的风蚀台地上,团队系统勘察了唐代戍堡残迹与3座佛寺基址,重点观察西大寺遗址出土的“有翼天使”壁画(复制品)——其融合希腊犍陀罗风格的带翼造型,疑为佛教美音鸟迦陵频伽的变体,堪称丝路早期宗教艺术互鉴的经典标本。随后,调研团又赴若羌县,集中考察了楼兰古城、米兰遗址、小河墓地等遗址的出土文物。其中,“楼兰美女”干尸最具代表性,经碳十四测定,这具距今约3800年的女性遗体属于青铜时代的欧罗巴人种。此外,楼兰遗址还出土了“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长乐明光”等文字织锦,纹饰细腻流畅,图案艳丽夺目。这些文字锦来自陕西、四川、河南、河北等地,是当时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深度交融的直接物证。作为丝路要冲,楼兰曾是东西方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塑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如今,这些跨越千年的文物生动勾勒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繁荣图景,也直观展现了当时丝绸之路经济往来与文明互鉴的盛景。
米兰遗址
调研团在若羌县吾塔木烽火台合影
7月7日,调研团从若羌出发,沿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一路西行,抵达且末县后,首先探访了扎滚鲁克古墓群。墓群出土了3件西汉以前的箜篌,这证明早在汉代之前,箜篌就已从波斯传入西域。此外,扎滚鲁克古墓群早期是以黑色圜底折肩(腹)钵为代表的遗存,这种文化因素很可能是受中亚地区楚斯特文化的影响。在扎滚鲁克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入了吐鲁番盆地的苏贝希文化因素。如现今开放的M24号家族墓地即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埋葬的14具遗体大多呈仰身上屈肢状,此种葬制特征就与苏贝希文化高度吻合。到了扎滚鲁克文化晚期,其与中原王朝也建立了较为广泛的联系。该墓群生动展现了塔里木盆地南缘自汉通西域前至魏晋时期的社会发展概貌,其出土文物不仅揭示了古且末国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更清晰呈现了丝路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图景。作为“玉石之路”发祥地与“丝绸之路”南道重镇,且末曾见证无数商队往来,中原的丝绸、瓷器与西域的玉石、香料在此流转,多元文化的碰撞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明。这些千年遗存,既是古代且末繁荣的见证,更是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无声丰碑。
调研团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群合影
7月8日,调研团自且末县继续西进,抵达民丰县,重点考察尼雅遗址出土文物。在众多遗存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复原图)最为瞩目。此外,遗址还出土了“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锦、“广山”锦、“明光”锦等色泽新艳的丝织品,这些织锦均来自中原地区。这些珍贵文物,有力地证明了汉晋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存在着十分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作为汉代精绝国故地,尼雅曾是丝路南道上的重要节点,扼守着东西方交通要冲。从出土的粟特文书到中原的织锦,各类文物共同描绘出一幅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生动画卷。它们不仅诉说着精绝古国的兴衰,更以实物佐证了丝绸之路作为“文明运河”的伟大意义——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最终共同铸就了璀璨的丝路文明。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复原图)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中国古代星占术语,意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穹,利于中原地区作战。这句占辞融汇了“天人感应”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表达了先民追求吉祥昌盛的美好祈愿。
调研团在民丰县尼雅博物馆合影
黄沙漫卷,掩不住历史的回响;断壁残垣,诉说着交融的华章。此行所及,若羌的楼兰遗韵、且末的箜篌之声、民丰的汉锦辉光,无一不是丝路上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注脚。它们印证着一个永恒的真理:西域从来不是中原文明的边缘,而是多元文明共生的舞台;边疆从来不是孤立的地理概念,而是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鲜活见证。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调研团的此次考察,不仅是对先贤“以学术守边疆”精神的虔诚接力,更是以学术为笔,在新时代续写“文明互鉴”的答卷。当这些沉睡千年的文物在学术视野中重新“苏醒”,它们所承载的交融基因,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也为当代文明对话提供了跨越时空的智慧启示。
循着古丝绸之路的脉络,调研团下一步将深入和田、莎车、喀什等丝路重镇,聚焦其丰富的丝路遗迹与文物遗珍。此行旨在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深入挖掘散落于黄沙瀚海间的文明碎片,为构建我国边疆治理理论体系与深化民族团结的历史叙事,注入关键的实证支撑与文明基因。
文字:楼一格
校对:徐汉杰
摄影:陈秋雨、杜冠霖、楼一格
照片后期、责编:李毅婷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浙ICP备05001954号-1 邮编:321004 邮箱:ibs@zjn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