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7月6日,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调研团在尕本加教授的带领下赴青海西宁市和海西州等地开展深入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挖掘青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推动边疆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贡献智慧与力量。
7月1日,调研团从西宁出发,途经青海湖、日月山,沿109国道,进入海西州都兰县境内。都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缘,历史上曾是吐谷浑古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唐蕃古道与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吐谷浑道)的重要通道。它见证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物资与财富流转不息的高原驿站。在都兰,调研团重点参观了都兰博物馆和热水墓葬群,这两处考察点犹如两座文化的宝库,为调研团打开了一扇了解都兰古代文明的窗口。
调研团队合影
到达都兰后,调研团首先来到了都兰博物馆,这里是了解都兰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展厅。调研团队成员在博物馆内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察每一件文物,从精致的鎏金、纯金器物,到绚丽多彩的丝绸织物,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无不展现出都兰深邃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都兰博物馆的丰富藏品,引领着调研团成员沿着丝绸之路的轨迹,感受着在历史长河中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壮阔历程。在这里,调研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条文化传播之路,它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都兰博物馆藏金银器物
随后,调研团来到热水墓葬群。热水墓群位于都兰县察汗乌苏河谷地,它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吐蕃时期墓葬群。该墓群以其丰富的出土文物、独特的墓葬形制以及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成为研究吐蕃文明、中西文化交流和唐代边疆历史的关键遗址。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墓葬群的发现过程、墓葬结构以及出土文物等相关情况。其中,热水血渭一号大墓尤为引人注目,其独特的墓葬形制和丰富的随葬品,反映了当时吐蕃地区的社会等级制度和丧葬习俗。通过对热水墓葬群的参观,调研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该地区在吐谷浑时期繁荣与辉煌。
2018血渭一号大墓
离开都兰后,调研团一行沿既定路线继续西行:经德令哈、赴大柴旦,随后抵达茫崖市,一路上,调研团成员不仅领略了海西州巍峨的雪山、绝美的盐湖、浩瀚的沙漠等自然景观,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些自然景观为边疆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基础。
最后,调研团由茫崖前往若羌进入新疆,正式开启南疆段的考察行程,为后续深入研究边疆治理与民族团结积累第一手素材。
文字:徐汉杰、邵桦
摄影:徐汉杰
校对:楼一格
责编:李毅婷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浙ICP备05001954号-1 邮编:321004 邮箱:ibs@zjn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