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畲乡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路——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赴景宁畲族自治县先期调研纪实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18  浏览次数:508


 新中国建立以来,浙江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特别是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进而实施“八八战略”以来,浙江更是走向了精彩蝶变之路,经济社会逐步从基本小康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基于此,2021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先行先试共同富裕之路的重大任务。嗣后,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以期切实完成中央赋予浙江在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为了响应中央与省委省政府号召,浙江省社科联发布了《省社科联开展社科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华东地区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赫然在列。

 景宁县域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地处洞宫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约92%的县域坡度在25°以上,形成“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形地貌,耕地极少且破碎,加之山高路险,使得该县既无法实施规模化农业,也难以发展较大规模工业。

 那么,处于如此“恶劣”自然条件下的景宁县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的情况如何呢?

 根据2020年的核算,景宁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4.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为9.1∶22.6∶6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28.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35元,同比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25元,同比增长8.1%。另外,景宁县全面推进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坚行动,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农户全面完成清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7元,同比增长14.5%。值得一提的是,景宁县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在全国首创困难群众高额医疗费补助政策,发放首批救助金75人次39.64万元。同时,完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全面推开“浙丽保”。

 那么,景宁县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于11月11日-13日在院长于逢春教授带领下,组成九人调研团队,围绕贯彻“八八战略”、打造“重要窗口”,特别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议题,赴景宁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先期调研,以探索景宁县推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与经验。

 11月11日下午,浙师大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与景宁县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举行了座谈。会议由景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社科联主席朱益龙主持,县社科联副主席雷媛媛、县社科联秘书长张钢辉,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座谈。

 于逢春教授首先介绍了浙师大边疆研究院的概况、调研团队的构成,并表达了希望通过深入考察和调研为景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景,提出在景宁建立“共同富裕示范区研究中心”的设想。

 随后,与会的景宁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马仙文化研究会、发改委、卫生健康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移民工作中心、民促会、千峡湖管理中心、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景宁县在相关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典型事例,并提出了发展进程中的困境和困惑。边疆研究院院长于逢春教授、冯建勇教授和吐尔文江·吐尔逊教授等就此次调研期间拟开展的调研内容、调研目标等提出期待,双方围绕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传承畲族文化和马仙文化、库区移民及其文化、提升区域社会发展潜力和居民生活质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景宁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浙师大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座谈


 11月12日,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奔赴鸬鹚、郑坑、渤海等乡镇,开展分项调研。调研团队首先来到马仙文化发源地鸬鹚乡,乡党委书记雷琼及乡长杜华俊接待了调研团队,县社科联副主席雷媛媛、鸬鹚乡人大主席李朱凯等人陪同调研。在马仙庙前,李朱凯详细介绍了马仙文化的渊源、内涵和传承马仙文化的必要性,以及集资修建马仙祖殿遇到的困境等。李主席表示,马仙文化作为本土信仰的一部分,其忠孝理念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调研团队认真听取了李主席的介绍,认为鸬鹚乡在传承马仙文化、打造乡村特色旅游产品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理应加强宣传、通力谋划、积极开发。


鸬鹚乡党委书记雷琼、乡长杜华俊等与浙师大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


鸬鹚乡人大李朱凯主席向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介绍马仙文化


鸬鹚乡人大李朱凯主席介绍马仙宫


鸬鹚乡人大李朱凯主席向于逢春教授介绍马仙信众情况


 离开马仙庙,调研团队驱车前往位于葛山村的黄桃与茶油树种植基地,调研“景宁600”品牌情况。李朱凯主席介绍了黄桃产业和红心苹果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强调了乡贤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指出目前果树种植业面临的体制困境和生态压力。“忆·葛山”黄桃基地成立于2015年,总面积200亩。

 随后,调研组登上了星空露营基地,李主席详细介绍了该地旅游开发的设想和取得的成绩。调研期间,于逢春教授等人与李朱凯及当地村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认为只有因地制宜、突破“一刀切”的窠臼,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富足、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鸬鹚乡人大李朱凯主席在“忆·葛山黄桃种植基地”

向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介绍黄桃种植情况


县社科联雷媛媛副主席和鸬鹚乡人大李朱凯主席

陪同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在鸬鹚乡葛山油茶树种植基地调研

县社科联副主席雷媛媛和鸬鹚乡人大李朱凯主席

陪同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在鸬鹚乡葛山星空露营基地调研


鸬鹚乡人大李朱凯主席和于逢春教授探讨乡村振兴等问题


 接着,调研团队来到离黄桃种植基地不远的葛山村,村党总支书记刘旭平详细地介绍了本村的历史和现状。李朱凯主席指出,葛山村户籍人口1000多人,然而目前村里常住只有80个左右的老年人,大多数年轻人都离开村庄赴县城或外地务工,村庄空心化程度比较严重,而附近几个村庄同样面临着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劳动力不足的严峻挑战。期间,调研团队成员与李朱凯主席、刘旭平书记就“空心村”的发展、农业产业的振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于逢春教授提出了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愿景和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必要性,认为只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才能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浙师大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在鸬鹚乡葛山村调研


 12日下午,调研团队离开鸬鹚乡,赶往畲族聚居的郑坑乡吴布村。郑坑是革命老区,景宁第一个畲族党支部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立于此。吴布村位于郑坑乡西北,共有9个自然村,平均海拨645m,既是全县少数民族第一村,也是畲族原生态生活村,畲族占全村总人口的53%,比较完整的保留了畲族原生态生活模式,祭祖、炼火、民族体育、织彩带、山歌、服饰、传统劳作方式、五色麻糍、长桌宴等畲族传统文化保存的比较完整。县社科联主席朱益龙、郑坑乡副乡长罗炀坚等陪同调研。在吴布村委驻地龙头宫村,调研团队与村党支部书记雷学宝等人座谈,雷书记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和从商经历,以及之后全面投入到乡村建设的历程,总结了自己在推动农村基础建设、发展养猪业、保护环境等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强调爱国爱党是畲族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法宝。期间,调研组成员认真地了解了吴布村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低保家庭收入、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认为挖掘畲族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郑坑乡吴布村雷学宝书记向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介绍吴布村发展历程


县社科联朱益龙主席和郑坑乡副乡长罗炀坚

向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介绍吴布村情况


 离开吴布村,调研团队一行又来到郑坑乡茶叶种植基地,继续调研“景宁600”品牌、惠明茶等生产情况,副乡长罗炀坚介绍了茶叶产业发展的缘起、现状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并谈及畜羊业在山区除草和施肥中发挥的作用,还实地介绍了在茶叶基地建立“网红打卡点”、开发乡村旅游的实践过程和面临的困境。调研团队成员认真听取了罗乡长的介绍,并就农业、旅游业、畜牧业等多元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认为解决劳动力不足、交通运输滞后等问题是推动区域社会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最后,调研团队来到了渤海镇,县社科联朱益龙主席、渤海镇人大副主席李俊杰分别就渤海镇的历史图景和城镇建设、千峡湖的保护与开发、库区移民文化建设等作了详细介绍。期间,调研团队对渤海镇的乡镇建设、旅游开发、移民生活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认为千峡湖的保护和开发是落实“两山理论”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重要窗口。


渤海镇人大李俊杰副主席向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

介绍滨湖小镇和水库移民文化建设情况


县社科联朱益龙主席和渤海镇人大李俊杰副主席

向边疆研究院调研团队介绍水库移民文化建设情况


 13日,调研团队自行在景宁县城区调研,考察了外舍新城、鹤溪老城和澄照副城以及景宁县通过引山入城,连通高速、国道,助力城乡融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状况景宁调研活动在落日的余辉中结束了,但调研团队已被畬乡淳朴的民风、优美的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所吸引。

 回顾三天的先期调研,浙师大边疆研究院于逢春院长总结道:在“九山半水半分田”“两山夹一水,千皱万裙地,峰峦簇拥天”的自然条件下,景宁人并没有怨天尤人,凭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战天斗地精神,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医疗保障、旅游开发、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啧啧称奇的成效,创造了“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景宁经验。

 接下来,浙师大边疆研究院将以先期调研为起点进一步凝练主要调研方向,再通过二次、三次乃至数次调研,积极为景宁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共同富裕群策群力,努力为景宁县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乡村文化振兴贡献智力。